很多小伙伴把中藥拿回家后
都會有些不知所措
不知道該怎么煎藥
特別是看到煎藥說明上
那些專業術語
更是一頭霧水
擔心煎不好影響療效
圖片
其實呀
煎煮中藥并沒有你想象中這么困難~
如何泡藥?
用涼水來浸泡,不建議用熱水浸泡,因為用了熱水以后會使藥材的外部組織受到高溫的沖擊,會立即地凝固和收縮,這樣子不利于成分的有效溶出。
傳統手工煎煮—如何泡藥
復方湯劑,加水攪拌后應浸泡30~60分鐘;
以花、葉、草類等藥為主的方劑,浸泡時間為20~30分鐘;
以根、莖、種子、果實類等為主的方劑,浸泡時間為60分鐘;
加水量:以蓋過藥面2-5cm為宜,含花草類疏松飲片加水浸泡時宜適當壓實。
煎藥用的水有何講究?
可以選用礦泉水、自來水、蒸餾水、純凈水、井水,或者是用酒或者是醋加水來煎煮。
煎煮中藥適合有哪些器具?
砂鍋、瓦罐、陶瓷罐、不銹鋼鍋、玻璃鍋都可以,不能使用鋁鍋、鐵鍋、銅鍋。
煎煮中藥的火候如何把握?
一般的藥物煮沸后再煎煮20到30分鐘,解表藥、清熱藥和一些芳香藥,也就是我們平時治療感冒的藥是不宜久煎沸后只要再煮15到20分鐘就可以了。
滋補的藥是先用武火煮沸,改用文火慢煎40到60分鐘。煎藥的時候,第二劑應該比第一劑適當減少時間。
如何服用中藥?
飯前服用、飯后服用、睡前服用。
一般我們中藥是一副煎煮2次,分2次服用。建議大家是把2次煎服的藥液進行混合,分兩次服用,這樣能保證藥液有效成分比較均勻,保證療效。
對于熱癥要涼服,對于寒癥要溫服,比如說風寒感冒,我們就要溫服,而且服藥以后我們還要注意保暖,小心著涼,對于風熱感冒的話,我們可以涼服。
手工的傳統煎煮和機器煎煮的區別?
機器的煎煮主要是方便患者,一塊打包帶回家提高效率,每次只要拿一袋進行加熱就可以服用了。
傳統的煎藥,一般是針對一些特殊的患者,像他一些病情的變化比較快,需要不斷地調整處方。